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市场打假(11版)

“消毒餐具”在脏水池“消毒”
 

  工商、卫生部门联袂出击端黑窝
  11月28日,记者接到一位消费者的举报称,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万亩观光果园附近,有户人家在没有取得任何手续的前提下擅自加工“消毒餐具”,并送往十多家餐厅。接到举报后,记者决定前去暗访。
  记者暗访
  脏水池里洗出“消毒餐具”
  29日上午,记者几经查找,才在万亩观光果园深处的一个隐蔽小院找到“龙泉洁康无菌餐具配送中心”。这是一间用石棉瓦搭建的大约有200多平方米的简易厂房,“餐具配送中心”的牌子就立在小院大门内一棵树旁。
  打开厂房大门,风不时将尘土刮起。走进洗涮车间,一股难闻的泔水味儿钻进鼻孔,几名小工正忙着将餐具内的残羹剩饭倒进垃圾桶,然后再将餐具丢进满是脏水的水池中。一旁的塑料周转箱内至少堆着上千套还没清洗的餐具。在清洗玻璃杯的操作台前,两名妇女从变色的脏水中捞起杯子,在一块旋转的海绵上轻蹭几下,就算完工,然后放进塑料筐中,装满后由两名小工抬到最里面的一张大案子上,进行塑料包装。
  记者在水池附近转悠,发现水池旁放着两个没有标记的塑料桶,工人不时从桶内取出液体倒进水池。记者问是不是餐具洗洁精,一名工人嘟了一下嘴巴说:“用那东西还不赔死!”
  老板陈述
  每套五角多餐厅有利可图
  记者以餐厅采购员的身份与这家加工点的老板陈先生进行交谈。陈先生说,他是安徽人,上个月才来这里租用当地农民的房子开店,他提供的“消毒餐具”一般每套只要0.55元。由于价格低,加之餐厅还能从中获利,他现在每天至少向十多家餐厅提供这种消毒餐具。
  记者询问是否有卫生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陈先生忙用安徽家乡话和员工说了几句,这名员工向记者表示,这里有卫生许可证,只是还没来得及办营业执照,但卫生许可证放在柜子里无法出示。见此情景,记者亮明了身份,询问从事餐具清洗的这些员工是否进行过身体检查,陈先生则表示经过了体检。
  随机调查
  只求价格便宜不问餐具来历29日下午,记者以消毒餐具推销员的身份,走访了当地十多家中小型餐饮店。记者发现,餐厅会向每位使用消毒餐具的顾客收取1元费用,送货价格直接关系到餐厅利润,所以绝大多数的餐厅负责人都只是对消毒餐具的价格感兴趣,对于消毒餐具加工单位的资质则很少有人核查。
  联合执法
  工商卫生火速端掉黑作坊12月1日下午,记者与当地卫生执法监督所取得联系后得知,这个“消毒点”根本没有通过卫生监督部门审核,是个“黑作坊”。记者向龙泉工商局执法科求证,得知该加工点根本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工商、卫生执法人员火速赶到现场后,立即责令该“配送中心”员工停止生产,将清洗设备和物品封存。加工点负责人将接受调查处理。卫生监督人员指出,对于专业进行餐具消毒的企业,卫生部门有严格标准,除了场地要求外,员工体检必不可少,因为一旦员工中有人带有传染病菌,这些病菌就很可能通过餐具传给使用者。
  范杰本报记者刘颖哲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