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后不停地去检查窗户、门、水龙头、煤气有没有关好;总是喜欢无数次检查东西是否带齐;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话,对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类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或日常琐事无休无止地思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这些症状,不要以为这些只是普通的生活习惯,如果这些表现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影响,那你就很有可能患上了强迫症。 患病现状存在高患病率 强迫症是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并进入恶性循环。在思维和行动上表现出自我强迫的症状。 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0.05~1%,占精神科病人总数的0.1~2%。据相关部门对流行病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国内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通常于青壮年期起病,性别分布上无显著差别。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2.5%,我国有3750万例强迫症患者,有强迫症状的更是不计其数。而在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强迫症的患病率竟然高达3.5%,占所有的心理疾病的82%。 症状表现 强迫的观念和动作 明明知道是不对的,却没法克服,很多强迫症患者都会反反复复的去“想”或“做”某件事,由于这种症状反复出现,“明知不可为之”而无法克制,让患者常感到十分痛苦。 记者从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了解到,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强迫观念,二是强迫动作。患有强迫症的病人,有的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话、某一段歌曲(强迫回忆);有的对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或日常琐事无休无止地思索(强迫性穷思竭虑);有的对已完成的事情总也放心不下,疑虑不安(强迫怀疑);有的在想到、看到、听到一个词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外一个词或观念,甚至产生与原来相对立的词或观念(强迫联想及强迫性对立观念);有的表现出对某些事物不合情理的担心、厌恶等情绪反应,明知不必要如此,却无法克服(强迫情绪);有的反复体验内心里违背自己意愿的冲动,如走到高处则产生往下跳的冲动(强迫意向)。 两大诱因 焦虑、过于追求完美 “我晚上一般都是在凌晨两三点才睡觉,其实在晚上10点左右我就没事可做了,但我总是喜欢把白天的设计方案拿出来反复看,生怕出现错误,一到晚上就想工作。”任职于某广告公司的李先生说,自己已形成了恶性循环,晚上睡得晚,直接影响白天工作,虽然心里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总是克制不住。 高中三年级的张同学有强迫症的倾向,其原因竟是初中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考前我复习挺好的,而且有一道题目我看过,可在考试的时候,我就是想不起来,结果考试成绩可想而知。从那以后,我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刚翻过一页,就觉得前面的东西遗漏了,再翻过来看,再翻过去看,一会又觉得什么东西忘了,就像小孩子一样用手指字,一个个的指着看,总是摆脱不了这个毛病。” “从心理学上来看,这些都是属于由焦虑引起的晚睡强迫症状。”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周波告诉记者,焦虑是导致强迫倾向的诱因,有强迫倾向的人,总是关注某一样东西并且重复行为和思维,实质上,这种强迫倾向是长期焦虑的一种反映,比如担心学习成绩能不能一直保持很好,业绩能不能有突破,会不会被别人赶上等等。 随着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青少年及白领阶层由于繁忙的学习、工作、不协调的生活等所受到的压力不断增多,也不断加入到“强迫症”这种亚健康人群的行列之中。在这些“易感人群”中间,白领阶层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所以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而青少年群体由于升学的压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允许自己出错,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就可能造成强迫倾向。 “除了焦虑、压力大等社会因素外,性格特质也是引起强迫倾向的重要原因。他们过分拘谨,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力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力求十全十美。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有可能诱发出强迫症状。”周波说。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强迫症状与脑中的基底神经节及前额叶的病变有关,也有通过颅脑手术而成功治疗顽固性强迫症状的病例。必须指出,脑部器质性病变、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都可能有强迫症的表现,因此,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患有强迫症状的都是强迫性神经症。 患上强迫症你该怎么办?
本期嘉宾: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周波 “强迫症”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患者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对它、战胜它。 周波建议,较轻的强迫症患者,可顺其自然,当有强迫思维时,不要想着去消除它。当感到自己有强迫性症状时,要多参加集体活动,找到自己的兴趣,建立新的兴奋点来抑制病态。家长则不要对孩子过于苛刻,为其提供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劳逸结合。 强迫症可以用心理治疗,也可以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有发掘病因的领悟疗法及针对强迫行为的行为矫正疗法。药物治疗,目前主要使用具有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回收阻断作用的药物,以及某些抗焦虑剂,但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本报记者汪小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