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房应当说是未来房地产业开发的一种“主流”,是一种能为消费者提供最简洁、最快速的入住方式,将“修建”与“家装”充分结合并完美地呈现给消费者,自然很受市场欢迎,所以房地产开发商都盯准了这块“香馍馍”,行业领军人物———万科在去年就表示“3年后不卖清水房”。 不过,随着近几年精装房逐渐的推广,暴露出来的施工、装修材料上的问题也随之“水涨船高”,出现装修材料与广告不符、工程技术不过关等问题,于是消费者便认为“精装房,就是掩盖施工质量有问题的一种炒作方式”。 消费者:精装房“说得比唱得好” 早在几年前,成都房地产业开始盯上了精装房这块市场,一时间多家开发商开始做起“研发”工作,万科·西岭、东山国际新城E区、珠江国家花园等精装房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很多人都被其前卫、美观以及方便等优点所深深吸引,但与此同时,“开发商不诚信”、“装饰材料有缺陷”、“房屋质量有问题”等不和谐声音也在市场里渐渐被传开。 “前年和家人一起逛楼市时看中了一套精装房,地段和装修风格都不错,而且自己工作刚刚稳定急需解决住房问题,所以很快就签了购房合同。”10月19日,记者在新南门车站附近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一位姓张的女士这样介绍到自己的情况,“刚开始时没发现什么问题,4到5个月之后,墙纸就有点儿起边角,后来卫生间顶角处还出现渗水的情况,联系开放商,他们态度倒还好,可以修补,但相关的修补费用要我们自己承担。最后,只能按照开放商的意思该多少就多少,付清了修补费。” 随后,张女士还介绍到,当初买房子时开放商所承诺的“精装房优点多多”,除了房屋采光不错外,其他几乎没实现。除此之外,一些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更是坦言,自己不会购买精装房,“要自己把关才能装修出个性”、“开发商说是精装,但里边到底用的啥子建材,房屋质量、装修质量好不好,谁说得清呢?除了通过广告了解外,其他根本不知道,不放心……” 谈及对精装房的认识,成都市民王鑫的看法也许比较贴切:“装修建材质量好不好,我们不清楚,全是开发商自己说了算,这种房子买起咋放心?” 其实,精装修作为房地产开发的一种产品形态,对于消费者而言,应当是利大于弊的,最直接的益处就是省去了家装中繁琐的购买、施工、监工等流程,消费者可以最快速度入住。但为什么目前消费者却对精装房普遍质疑?认为其“质量好不好,说不清楚”、“买起不放心”? 开发商:“兑现承诺”是关键 “关键还在于兑现承诺,目前对于精装房而言国家没有相关标准,能做的只能是按照买卖双方事先的约定办事。”面对消费者的疑问,成都置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攀云称,“开发商是主体,出现房屋质量问题,无论从施工还是装修上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到底,还是要讲‘诚信’,按照事先与消费者的约定兑现自己的承诺。” 他认为,精装房对消费者而言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省去了很多繁琐的事情,签合同、付钱、拿钥匙、入住就完了。与清水房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透明度”不一样。后者,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家装建材,喜欢升达木地板就买升达的,喜欢TOTO卫浴的就买TOTO,消费者很“随意”,而前者,只能靠“承诺”来约定,这与消费者“亲历亲为”比起来相差很多,出现问题也只能“扯经扯皮”。 看得出,开发商认为精装房质量归根到底,是属于“诚信”与“不诚信”的问题,诚信经商、踏实做事已经引起他们的关注。 “现在业内的确有些开发商为了增加自身的利润空间,利用自己‘下游资源’,在精装房建材选购上用次品装修,或者掩盖房屋修建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远海房产品牌经营部杨皓谈了自己对精装房质量的看法。他同样认为“关键还是在于兑现承诺”,开发商在交房时应当按照与消费者的约定“兑现承诺”,比如材料约定,材料是否合理,是否参照样板间效果等等。此外,在购房合同上应当标明,如果出现问题可以要求开发商进行修改,因为修改涉及到房屋的二次保护问题,而对消费者而言最直接的质量保障就是找开发商,例如客厅漏水,不仅影响整体美观,还可能引起地板变形,如果严重可能整个地板都要重新施工,此外,精装房都有一定的保修年限,例如防水保修是5年,一般都不低于3年。 家装公司:制定国家标准才是根本 是否真如开发商如言,保障精装房质量关键在于开发商能否“兑现承诺”。同样作为市场主体的家装公司却有不同的看法。 “根本上说,还是应当从源头着手,开发商应当把精装房所用的材料,明明白白地写在样板房里,这样消费者才能做到明白消费。”谈及目前成都精装房装修材料时,成都川豪装饰有限责任公司工程中心总监苟永民介绍说,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没有精装房方面的强制标准,建材使用上所设及的价格、质量、来源等都是开发商自己说了算,消费者完全不知情,处于绝对的“被动”状态,非常不公平。 此外,开发商在建材选择上也有很多问题,部分开发商所提供的精装样板房都会标上“科勒”、“多乐士”、“升达”等知名品牌,用品牌知名度来“麻痹”消费者,而实际上采用的却是知名品牌中最低端的产品。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升达地板好,名气大,但其中也有相对低档的,而开发商正好利用了这一点,低价进购,装修成样板房后标上“升达地板”,摇身一变几百元一平方米,而消费者冲着名气购买后不满意,要退货一般也只能退60%左右,这样一来一回,低价进购、高价出售、60%退还,其中的差价就进了开发商的“口袋”,“这同消费者自己亲历亲为的选材料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精装房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优点。”苟永民说,精装房为什么在国外普及率达到一半左右,德国的精装房普及率更是50%以上,归根到底还是标准与规定的问题。而我国在精装房质量方面没有强制标准,开发商是在凭“良心”造房,这就充满了太多不确定因素,“如果能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明细其中所涉及的一切,对消费者、开发商、家装公司来说都好操作得多。” 本报记者刘鑫实习生欧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