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成都的陈先生在4个月前做了一件令朋友们都想不通的事情:将自家在成都市区南边的豪华独栋别墅以年租金近30万租给一家外国公司,自己一家人却另租了月租金仅2000元的高层电梯公寓。 10月14日,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一定会影响到实体经济,一定会传到中国来,早早做好‘过冬’的准备看来是正确的。每月近2万元的租差收入能使我家顺利度过‘冬天’。” 像陈先生这样精明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在成都,大多数人在看到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后开始了他们的节俭计划。 房车两市成交大幅下滑 5·12大地震后,成都即出现了旅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行业的熊市,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自6月以来成都市区每天平均销售商品房维持在100~150套之间,相当清淡。 就是在“金九银十”的成都房交会,所谓的房地产交易回暖也备受业内人士和市民的质疑。房交会公布的数据为成交3134套,成交面积29.599万平方米,然而成都市房管局房产网站(9月28日-10月20日)公布的成交套数却为631套。差距如此之大,该信谁的呢? 同时,据10月14日成都房产交易网上披露的信息,成都市区仅目前存量的房产要消化掉就得3年,而今年底和明年上半年还将有大批量的新房上市。 成都房市的严重过剩危机由此可见一斑。而且,这一危机至今仍未见好转。“不断降价的房子使我越来越不敢买房了,华尔街金融风暴更坚定了我3年内不买房的决心。”一位曾经要购房的薛女士称。 与房市一样的是,成都的车市一路低迷,尽管9月份成都有国际车展和车商的大降价优惠活动,但销量仍比去年同期下降15%,成为今年第七个低于去年同期销售水平的月份。 消费市场萧条渐浓 成都荷花池市场是全国十大 综合批发市场之一,这里曾诞生过无数的百万、千万富翁。如今这里却是欠债成风。据该市场商会统计,荷花池老板赊款总额在15亿元以上。而且近来不断发生经销商“跑单”(跑了)的情况,而且一“跑”就是上百万。 说起“跑单”的原因,10月14日,荷花池一位姓胡的老板告诉记者,市场10000多商户经营模式和商品同质化产生恶性竞争,于是形成了赊账销售的局面。今年的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原本顺畅的经销模式链条断裂,某些经销商眼看生意亏损干脆低价卖货携款而逃。 为了防止“跑单”,胡老板现在谢绝了赊账,选择降价10%促销。“即使这样,生意也不好,原来每天平均能有4000-5000元的销售额,而从昨天到今天上午我的销售额为零。”胡老板称,看来不赊账要死,但赊账又可能死得更快。 比成都荷花池市场更惨的是中国西部最大的中药材市场———西南药都市场。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成都市北三环处的西南药都,发现这里除了卖药的之外,鲜有买药的商家光临。已经做了15年药材生意的张老板告诉记者:“生意不好做,往年这个时候平均一天能卖出去1500元,现在却连700元也卖不到。” 成都其他的一些专业市场也是熊气十足,萧条味浓,如化工品市场不少产品降价达30%-40%,橡胶(资讯,行情)促进剂等与石油相关的产品近来下跌的幅度更大。 不仅在专业市场上,“捂紧银袋、节约开支、以备过冬”已成不少成都人的共识。 据华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