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通报四川科技事业发展成就 辉煌60年 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巡礼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科技参与并取得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核聚变、环流一号、歼十飞机、抗结核药利福喷丁、杂交水稻玉米油菜、大熊猫人工繁育等一批世人瞩目的成就。而截至2008年,四川省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50%以上,建设创新型企业511家……9月28日上午,在“辉煌60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唐坚通报了60年来四川省科技事业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西部第一 专业技术人员逾百万 截至2008年底,四川省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10多万人,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省农科院、中医药研究院等各类科研机构1517个,科研院所实现了任务型向能力型的转变;参与科研的高等院校72所,发挥了创新骨干作用;全社会科技投入367.9亿元,地方政府科技投入25.8亿元,R&D占GDP的比重达到1.30%。 同时,四川区域创新能力2008年排名居全国第10位,居西部之首。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439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958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8218项,全省获专利授权6.08万件。 快速增长 高新产业年增速25% 截至目前,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16家,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835.8亿元,较1995年增长13.2倍,近几年年增速都在25%以上。农业发展领域实现了农业品种五年一换代,每次换代10%—20%增产,农作物自育品种覆盖率则达到90%以上。 此外,核电重大装备、大型水力风力火电发电机组、钒钛制品、多晶硅、超级稻、乙脑减毒活疫苗、地奥心血康等高新技术产品正逐步拓市场、创品牌、上规模、成气候。 科技惠民 年科普教育3000万人次 在科技服务民生方面,全省科技系统也取得了辉煌成绩,目前已建成科普场馆180余个、社区科普活动室4000余个、农村科普活动场地16000个,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2个、省级科普基地53个,每年接受科普教育人数达3000万人次。 人口与健康方面,四川省建成了全国第一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大骨节病等重大疾病科技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肿瘤生物治疗、生物医学材料产品、创新中药等方面一批标志性成果广泛服务民生,全省人均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73岁以上。 由点到面 金融与科技“黄金搭档” 目前,全省已建设创新型企业511家,2008年企业创新投入196.9亿元,企业吸纳技术交易占全省的86.7%,构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覆盖高新技术产业6大领域的产学研创新联盟59家,构建轨道交通、生物治疗等国家(省)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精密工具等国家(省)工程技术中心、新材料等产业化基地及各类专业服务平台300多个。 “投、贷、保、证、补”等多渠道金融科技支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四川在国内率先成立了两家科技专营支行,今年上半年取得科技贷款、风险投资88亿元;设立了四川省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风险补助资金,带动了近27个亿的投资资金;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寓军于民机制。绵阳、广元等军工科技重点区域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本报记者舒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