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食品(12版)

火锅较量 成渝各有味道
 

  日前,皇城老妈、顺风肥牛、三只耳、麻辣空间、谭鱼头、川江号子、吴铭、蜀九香、老码头、打渔郎、沱江鱼府、武陵世家、南粥北面、蜀滋香等几十家四川品牌火锅连锁企业联袂登台,在“2009中国(成都)国际美食旅游博览会”上特别推出成都最大规模的“品牌火锅连锁加盟展”。四川品牌火锅(主要是成都火锅)单独举办连锁加盟展还是第一次,成都火锅大有和重庆火锅一决高低的架势。
  那么,重庆火锅与成都火锅各自有何特点,从成渝两地火锅的对碰中,我们也许能发现些端倪。
  比历史悠久重庆险胜
  重庆火锅历史悠久,并以此为骄傲。从当年江北码头船工们自创的陶炉煮汤料烹制毛肚等无人问津的牛下水开始,到小贩们担着挑子沿街叫卖的“水八块”简易火锅,直至被宰房街马氏兄弟于1936年正式拉入饭店,逐渐成为主食。并历经了“抗战”、“文革”等历史时期的演变,经由“脸盆火锅”、“镶火锅”等品类的变进而逐渐形成今日历史。悠
  悠乎乎也历经百年,故而,成为山城的名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重庆火锅协会会长李乾惠认为,“重庆船工起源说”早已享誉全世界,并得到了各地美食专家的认可。川派麻辣火锅最先是由重庆船夫们推行开来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民工们在做工闲暇都用“鼎锅”在沸腾的水中,将鱼片、莴笋等用筷子夹到锅儿内烫熟,蘸起豆瓣吃。后来,重庆的船夫们再加以改进,换为大铁锅,并加入调料,这种方便的吃法很快推行开来。
  在这一轮碰撞中,成都火锅显然处于下风。而在面对历史这份遗产的时候,两地的火锅态度是迥异的。
  重庆火锅因为更看重和在意这个老招牌,被老字号老传统老工艺等一系列“老”字束缚,虽也曾以“老灶”等概念杀出一片江山,但与成都火锅相比,则明显迟了半拍。后者不长的历史,反而成了轻装前进的理由。
  加之成都深厚的川菜文化与火锅的兼容,创造出了一大批在全国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火锅品牌,这些品牌都是以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新鲜火锅吃法作为支撑的。
  比之重庆火锅“老三篇”的毛肚、黄喉、鸭肠来,成都火锅衍生出火锅鸡、火锅鱼、鱼头火锅、肥兔火锅、牛筋火锅、龙马童子鸡羹锅、虫草鸭羹锅、海鲜火锅等品种口味和吃法各异的火锅。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刺激和影响着重庆火锅发展变化,使二者逐渐趋同。
  比文化底蕴川味胜出
  重庆社科院专家孙元明认为,火锅作为重庆的一张名片,它承载着重庆人的骄傲,同时,重庆火锅,更是重庆的一种性格。
  重庆人热情如火、粗犷豪放,与那腾腾燃烧的火锅相辅相成。重庆人粗犷豪放,于是便有了创吉尼斯的直径达10米,重31吨,可供56人同时就餐的德庄大火锅。重庆人处事耿直念旧,于是便有了流行数十年而不衰的老灶火锅。巴文化深层凝重勇武豪放,表现在火锅上的精神气质也是“大江东去式”的,重庆火锅也相应的粗犷豪放,肉食多以块大片厚著称,白菜用手撕,鳝鱼不洗不切,血淋淋整条往锅里煮。连火锅店的名字也气壮山河,如“巴将军”、“刘一手”、“不醉无归”等,听来颇有重庆气质。
  四川人喜欢新鲜事物,因此也就有了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各式火锅变种和衍生物。四川人幽默机趣,便有了“猪圈火锅”、“赖皮鱼”火锅和“光头”火锅之类的搞笑好玩的火锅名称。
  蜀文化灵秀深邃,表现在火锅和饮食文化上,则颇有些“小桥流水”的意蕴。成都火锅店的装修和包装古朴雅致,而火锅的汤料和食品的炮制更为细致小巧。在成都,火锅被称之为“热盆景”,也与这种文化差异有关。而在店名选择上,也充分显示出蜀文化的特性,“皇城老妈”、“芙蓉国”、“狮子楼”等让人可感知一斑。
  比口味特色握手言和
  火锅最终是用来吃的,因此口味非常重要。对于大多数巴蜀之外的食客来说,是很难在看似一模一样的“麻辣烫”之中找出什么差异的。但事实上,二者在口味上差异是非常大的。
  重庆庄源火锅成都牛市口店店长张中伟向记者介绍,重庆火锅与川味火锅最大的区别在味型上,重庆火锅重辣,辣味突出。而以成都为代表的川味火锅辣的特点不是很突出,麻辣均衡。
  重庆火锅起源较早,口味较厚,以麻辣见长,对麻的感受永远不及对辣的渴望,火锅蘸碟必加麻酱调料。成都火锅在香味上,以五香味和豆瓣味为主,火锅蘸碟调料主要是香油加蒜泥。 本报记者田乐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